10月19日,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主办的校家社协同育人高级研修班(第四期)在昆明成功落下帷幕。此次研修班得到了昆明市教育体育局与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云南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鼎力支持,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后盾。结业仪式上,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云南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杨舒涵同志,以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郭超同志共同出席。
本次研修班以“新时代家庭教育协同创新”为核心议题,巧妙融合了专家讲座、结构化研讨、实地探访及深度交流等多种学习模式,旨在将理论智慧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激发学员内在潜能,于思维碰撞中启迪新知。三天的研修紧凑而充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0名教育精英——包括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家长学校领航人、校家社协同工作先锋、中小学及幼儿园管理者与教师等,通过线上线下齐聚“春城”,共话教育未来。
专家讲座:夯实理论 实践导航
在专家讲座环节,中国教育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前司长吕玉刚同志带来了题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讲座,他不仅强调了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还深入解读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等关键政策文件,为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勾勒出了清晰的行动蓝图。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于发友同志则以“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健康教育生态”为题,紧密联系当下家庭教育工作现状,深刻剖析家校社协同育人面临的挑战,并从政府、学校、家庭等多维度提出构建健康教育生态的独到见解,为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考与方向。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杨斌同志,围绕“智慧融合——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未来教育模式探究”主题,深刻剖析了当前教育环境的变化与需求,前瞻性地探讨了智慧融合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型模式,增强了学员对教育未来的理解与认知。他倡导通过智慧融合重塑协同育人的新面貌,并结合实践案例为家校社工作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建议。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学生研究中心主任王枫同志,以“校家社合作的策略与实践——基于学生发展案例的分析与思考”为题,从时代价值、主要路径、重点策略三个维度出发,深入阐述了学校加强教育指导的关键所在。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他强调了家庭教育指导的核心意义,呼吁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摒弃功利化倾向,用科学方法促进家庭亲子关系的和谐与成长。
交流研讨:集思广益 破解难题
在结构化研讨环节,昆明文理学院基础教育学院院长李劲松同志、山东庆云县教体局副局长马青林同志、深圳市教育学会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李巍同志等知名专家亲临现场,引领学员深入探讨教育难题。学员们在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分组围绕“校家社协同共育中的家庭教育指导难题”展开热烈讨论与案例分析,共同探寻破解之道。学员们积极投入,现场氛围热烈。
现场参访:取经问道,启迪智慧
在研修期间,学员们前往昆明市校家社协同育人实践基地进行了实地参访。通过现场考察,他们直观地了解并学习了当地在校家社协同育人领域中的成熟经验和创新举措,拓宽了工作思路,增强了实践能力。与基地工作人员的深入交流,使学员们进一步获知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碰到的挑战与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参访结束后,学员们普遍表示,此次实地参访与深度学习,不仅让他们对校家社协同育人的理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且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在未来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勇于尝试新方法的热情。
经验交流:专家引领 观点碰撞
研讨现场,西安市曲江南湖教育集团总校校长穆怀宇同志就“校家社协同育人,共筑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主题引领学员深入研讨;同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副所长洪明同志的专题指导,以“家校合作共育的基本范式”为主题,为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启示,拓宽了视野,丰富了认知。
展望未来:携手并进 育人为本
结业式上,四位学员代表分享了他们的学习心得与未来规划,表达了对研修内容的高度认可。大家一致认同,此次研修不仅深化了对校家社协同育人理念的理解,更激发了教育工作中的创新思维与实践动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们将积极转化学习成果,不断探索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前沿理念,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向上的成长环境,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次研修班的成功举办,积极响应了各地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迫切需求,有效提升了学员的专业能力,为探索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开辟了新路径,为培养高素质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未来工作中,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将继续深耕家庭教育指导领域的研究与培训,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搭建高端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携手共进,不断探索家庭教育指导的创新实践,提升专业队伍的整体水平,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