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咨询:010-64989186   客服电话:400-875-7650 操作指南

校家社协同育人新生态视域下家庭生活教育“1510模式”探究

作者: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大村小学 王绍平 发布时间:2024-11-18

近年来,日照市东港区大村小学致力于家庭生活教育方式的变革,在学习国内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经过探索实践,逐渐形成了“一个定位、五大目标、十大行动(方法)”的家庭生活教育模式(即“1510模式”),为培养时代新人创造良好环境。

家庭生活教育“1510模式”的内涵和实践探索 

(一)梦想与反思:家庭生活教育的“一个定位”

家庭是生活的组织,家庭的根本属性是生活性。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在多种社会经历中成长。

(二)目标和朝向:家庭生活教育的“五大目标”

第一,培育与时俱进的现代家风。如强调家庭成员间的民主、平等,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点,鼓励孩子的质疑和探索精神等,弥补传统文化的缺陷,引领孩子与时俱进地发展。

第二,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家庭教育要为孩子补齐生活教育短板。让儿童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中随时随地进行劳动实践,学会生活自理,掌握生存技能,进而学会独立生活。

第三,提供给孩子丰富的生活体验。体验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学习内容。生活教育致力于孩子真正置身于生活体验中,在体验中锻炼能力、磨炼意志,为孩子将来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奠基。

第四,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关系。合理处理家庭关系是家庭生活教育的核心内容,它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败。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和良好习惯。

第五,让家庭教育引领美好生活。家庭生活教育让生活发生积极改变,关乎儿童的健康成长,关乎每个家庭成员的幸福生活,是对个人生命价值意义的提升与美好幸福生活的实现。

(三)探索与实践:家庭生活教育的“十大行动”

第一,家庭体育。英国教育家洛克在论述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时,把家庭体育放在第一位,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这也是家庭生活教育的首位行动。

第二,家庭德育。家庭教育作为“人之初”的启蒙教育,不仅担负着启智的任务,也担负着祛除道德蒙昧的任务。它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提升他们道德修养,塑造高洁品质。

第三,家庭智育。家庭智育是对学校智育的补充,主要包括实行早期智力开发、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文化知识学习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

第四,家庭美育。即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评价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包括欣赏音乐、美术等文艺作品的美,布置优雅的家庭生活环境,带孩子欣赏自然之美等。

第五,家务劳动。家务劳动是孩子自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包括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树立吃苦耐劳精神、教育孩子厉行节约和培养助人为乐的品质等。

第六,家庭阅读。理想的家庭阅读教育用父母的阅读行为,直接带动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家庭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推动孩子的成长。

第七,家庭文化。家庭文化是家庭成员的思想意识、价值观、行为方式等主观因素以及家庭物质环境的体现。要用健康的家庭规则推动和谐家庭文化氛围形成,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成长。

第八,家庭闲暇。家庭闲暇生活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孩子成人之后的社会生活品味。我们倡导健康多元、契合兴趣的生活休闲内容,以此激发孩子的潜力,缓解孩子的学习压力。

第九,家庭食育。民以食为天。通过食物知识教育和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对儿童渗透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人格教育,让儿童在亲身体验与劳作中懂得食物的珍贵,学会珍惜与感念。

第十,家庭科学。鼓励孩子走进大自然,接触自然环境,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儿童喜欢动植物、关心生活环境的积极情感,并帮助儿童解决心理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四)艺术与原则:家庭生活教育“十大方法”

第一,榜样示范法。父母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引导孩子进行多样化的榜样激励选择,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第二,熏陶渍染法。父母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感受到家人之间的关爱、理解和信任。

第三,锻炼体验法。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如参与家庭活动、体验自然、感悟生命的奥秘等,从中经历生活,感悟生活。

第四,因材施教法。父母应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减少比较和攀比,要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发扬其优势。

第五,习惯养成法。要让孩子先明确某个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再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科学地养成习惯。

第六,契约管理法。通过事前约定,共同制订合理的规则,经历从约束性到自觉性再到习惯性的过程,培养孩子自制力,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第七,正面鼓励法。对孩子的好思想、好行为进行积极肯定、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表扬,以精神奖赏为主、物质奖赏为辅的奖励效果会更好。

第八,暗示提醒法。体现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了解、信任和尊重,有利于调动、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密切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九,择机而教法。教育时机抓得准,抓得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深刻教育,是教育艺术的具体体现。反之,动机再好,也会事与愿违。

第十,协同育人法。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方向不是把家庭变成学校,而是学校承担指导责任,让家庭更像家庭,发挥家庭的育人功能。

我们积极探索家庭生活教育“1510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对困境儿童,我们采用“送教上门”和“随班就读”等方式,对其进行指导和帮扶,让他们受到生活教育指导和个性化教育服务,身体和心智得到发展,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希望,感受到党和社会的温暖。目前,学校所在辖区内共有留守儿童8人,残疾儿童11人,已实现全部入学,生活教育指导成效显著。

家庭生活教育典型案例:“送教上门”——托起折翼的天使

(一)基本情况。小慧(化名),女,精神类二级残疾,母亲、姥姥均为精神病人,无自理能力,其父身体常年有病,小慧从小被寄养在姨姥姥家。姨姥姥年事已高,无稳定的经济来源,祖孙二人生活艰难,小慧几度辍学。如不及时改变这种状况,小慧面临着和母亲一样,一辈子无法正常生活的境况。

(二)问题分析。经过家访,学校教师了解到小慧虽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基本生活技能较低,自理能力薄弱,连基本的吃饭、穿衣还需要大人帮助,心理自卑,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缓慢。为此,学校决定给小慧提供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家庭生活教育指导,开展送教上门服务。    

(三)具体指导措施。一是寓德育于日常生活之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焦自英首先对其家人进行家庭教育方法指导,使其姨姥姥逐渐改变一些落后的教育观念,让孩子感受到亲人的关爱和温暖的陪伴,家里开始有了其乐融融的氛围,一段时间后,孩子愿意与家长和同学分享交流了,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也变得更加活泼了。二提升生活技能是关键。班主任王彩老师送来了家务劳动类课程,教小慧如何做简单的饭菜以及洗衣等。袁喜凤老师送来生活语文课程,训练小慧通过观察老师的口部运动模仿发音,学会简单的日常交流。孙奕奕老师送来生活数学课程,她利用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物品,教小慧进行简单的数的认识,小慧最终学会了到超市购物等。马洁老师送来生活美育类课程,她利用绘画工具,引导小慧对物品进行简单的线条勾勒,把自己的情感用笔画出来。体育教师杨成在游戏中对小慧进行简单的肢体训练,如握紧拳头喊“加油”,以及学会跳绳、踢毽子等。三是坚持“家校社”协同育人。联合东港区妇联、民政、社区等部门,对小慧开展特殊儿童家庭关爱活动,落实低保政策,给予小慧生活补助、教育补助等。日照港集团、东港区行政审批局等爱心单位和企业多次捐款捐物。学校瑞尔巾帼志愿服务队每逢节日都会给小慧送去温暖和爱心。   

(四)帮扶效果与经验启示。经过一系列的生活教育指导,小慧渐渐像正常孩子一样,能正常生活了,并且越来越快乐。目前,她已顺利升入初中,她的人生道路已经充满希望。像小慧这样的困境儿童,我们要因材施教,量身制定适合的方案。首先要付出爱,施予爱,用爱打开他们的心扉,将他们向上生活的内生力量激发出来;其次要提升其基本的生活技能,通过家人陪伴,教师再辅以正面、有爱的生活教育指导,提高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第三是要坚持“校家社”协同,多方面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让特殊儿童也能感受到党和社会的温暖。

家庭生活教育收获与展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我们要以深耕的定力和勇气,推动家庭生活教育不断惠及更多家庭。特别是,要为符合困境儿童特点和需求的家庭,提供教育指导服务和关爱帮扶。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需要我们教育人用师爱去跨越。今后,我们会在家庭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责任,转变家庭教育服务职能,完善家庭生活教育“1510模式”,努力构筑“校家社”协同育人新生态,撑起一片广袤的天空,撒下更多美好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孙云晓  《教育的魅力在生活》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2.赵忠心  《家庭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3.赵   刚  《家长教育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

4.陈鹤琴  《家庭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徐莹晖  《陶行知论生活教育》 四川教育出版社